曾国藩

第六章 树大招风,功高震主

作者:   来源:  
内容摘要:  曾国藩语录: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败国、亡家、丧身皆猜忌所致。  在很多时候,做官需要一种境界。如果一个官员没有鲜明的个性,或者没有由生活境界而催生的为官个性,那他的政治生命将非常卑微。在压力与激烈斗争的局面下,不能做到独立自保,一个官员就谈不上“成......

   曾国藩语录: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败国、亡家、丧身皆猜忌所致。

  在很多时候,做官需要一种境界。如果一个官员没有鲜明的个性,或者没有由生活境界而催生的为官个性,那他的政治生命将非常卑微。在压力与激烈斗争的局面下,不能做到独立自保,一个官员就谈不上“成就”二字。作为一个权高位重的晚清大臣,曾国藩基本上能做到独善其身。因为他知道,一切祸端都是因为猜忌,而免除猜忌的最好方式就是独立刚正。只有这样,一个官员才能明哲保身。

  曾国藩的威名之所以会被世人盛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透彻的形势判断能力和独立不依的作风。当一个残破不堪的政治局面不能承受任何利益再分配时,中央将失去权威,而地方则会通过强大的力量获得各种各样的权力。晚清就是这样,在中央权弱、地方权盛的背景下,曾国藩牢牢地掌握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权倾一时的重臣。表面看来,曾国藩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但是,政治永远都是人们控制不了的权力制衡系统,权力上此消彼长不可避免。于是,曾国藩的仕途因为地位越来越高而变得越发扑朔迷离,甚至是危机四伏。

  曾国藩常常在书信中勉励自己的同僚和家臣:“在官场上,最重清廉。我们必须保持绝对的独立,不结党营私,不勾心斗角。”这一原则被湘军人物谨记在心。但事实是无法想象的复杂,很多同僚和下属都不能做到绝对的独立安全,就是曾国藩自己,也不能摆脱官场的互相倾轧。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倚重肃顺集团。随着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与肃顺集团斗争的愈演愈烈,曾国藩的湘军差点儿卷入宫廷权力斗争。

  咸丰十一年,在奕的一手推动下,清朝爆发了动摇中央权力格局的宫廷政变。肃顺集团苦心经营的赞襄制度被彻底否定。八位赞襄大臣全部离开中央。更可怕的是,肃顺、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全部被正法。从此,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成为中央权力中枢。政变爆发之后,曾国藩等收到朝廷寄来四件信函。其中一件是授命曾国藩兼办浙江军务;另一件是叙述朝廷爆发政变的消息。曾国藩看完之后,心中甚是疑惑,不敢相信朝廷发生变故,更不相信肃顺等人已被慈禧太后正法。

  几天之后,李鸿章拜访曾府。曾国藩将其请进厅堂之后,张口便说:“前日得一朝廷谕函,说肃顺大人等人被慈禧太后处决了。真有此事吗?”李鸿章点点头:“是啊!朝廷已经由太后掌政,赞襄政务被铲除了。”曾国藩倒吸一口气:“难道肃顺大人与怡亲王等人被正法也是事实?”李鸿章用嘴碰了一下茶水,然后道:“是啊!不知道最近又有什么变故了。”曾国藩听到这里,大惊:“难道皇太后要问罪于肃顺大人的庇荫吗?”李鸿章没有出声,只是慢慢地喝了几口茶水。

  曾国藩送走李鸿章之后,心中的惊惧马上升腾起来。虽然曾国藩未曾与肃顺集团正面接触过,但在这场宫廷斗争中,他曾经公然表示过反对垂帘听政的行为。在咸丰皇帝晏驾于热河之后,新帝改元祺祥,并邀请慈禧太后共理朝政。后来朝廷重臣、曾国藩集团成员王闽运修书给曾国藩表示,新皇应该亲贤臣以辅政,而恭亲王学识、才能甚高,宜主持朝廷政务。曾国藩看完,明确表示反对。为此事,他专程进宫上觐:“大清祖制规定,异母之后不能干政。这才能使朝廷委裘而天下治。”

  曾国藩回想起这一举动,直呼:完了,完了!常常以原则教育弟子属臣,而今天自己却犯了致命的错。曾国藩惶惶不可终日,他自己认为,在行动上打击垂帘听政导致的后果将是同肃顺等人一样的下场。他拿着朝廷下达的督办浙江军务的信函,心中总是忐忑难宁:“看来朝廷是在欲擒故纵啊!我和湘军的归宿将悲惨无疑矣。”曾国藩认为,朝廷任命自己为浙江总督的真正目的是撤除他。为了不动摇军心,他对此事的保密工作作得非常严密。由于过于担心,曾国藩常常私拆同僚与朝廷往来的信件以了解新政权的最新动向。

  不过,让曾国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慈禧与恭亲王集团却认为曾国藩是忠君爱国的好官。但曾国藩在没有得到消息之前,依然惴惴不安。他终日与李鸿章在密室里讨论朝廷政局的形势。李鸿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恩师不必担心,在实际立场上,你还是在支持垂帘听政的。胜保不就因此而与你对立吗?”曾国藩依然苦恼,皱着眉头:“不行,我曾经在新皇面前奏请免任奕为主政大臣啊。”李鸿章露出淡淡的微笑:“老师,我保证你不会受到牵连。”曾国藩此时似有所安慰:“但愿老天能开眼,保佑我这个忠诚的臣子吧!”

  等政局渐渐稳定下来之后,李鸿章再次拜望老师。他欣悦地告诉老师,这次政变结束了。慈禧太后和奕正稳坐江山,根本没有诘问湘军的意思。曾国藩得到这一消息后,方才大放心怀,遂结束了对事情的封锁。他开始在公开场合与生人聊叙这场波澜涌动的政治变局。为了能洁身自保,曾国藩盛赞慈禧太后上台是顺应人心,国家的洪福。由此,曾国藩成功地从此前的权力范围内跳出来,又依靠在慈禧、奕集团的庇荫下。这其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曾国藩的政治运筹能力。要自全,必须擅长帷幄。

  就在湘军与太平军的战斗胜利在望时,清政府开始警觉起来,试图通过压缩曾国藩权力和财政的方式来控制湘军,从而实现其所认为的长治久安。同治二年,朝廷的这种倾向开始显露出来。就在攻占太平军的九洑洲时,清政府开始全面地压制曾国藩的湘军。在地方上,曾国藩开始与沈葆桢在江西争夺厘金。因为湘军是传统的厘金授受户。因此沈葆桢并不能怎么样,但是后来朝廷介入了这场厘金争夺战。曾国藩据理力争,而沈葆桢却游说朝廷:“曾国藩身兼五钦之职、六臣之大权,统军十万,敛财六省。恐有功高盖主之嫌,日后必将尾大不掉。”

  在强烈的危机感的触动下,朝廷公然偏袒沈葆桢,使曾国藩将江西的厘金财政大权拱手让给了沈葆桢。在此同时,户部也决定抢夺湘军的财政大权。几乎是同时,也就是在湘军专心攻打天京时,户部向曾国藩列出了每月十五万五千两白银的外省协饷清单。在危难关头,曾国藩意识到“树大招风”的可怕未来,为了显示自己的姿态,曾国藩对朝廷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抵抗。在行动上,曾国藩尽力保全自己的一分一毫,但在心理上,曾国藩也发觉自己权力过大,甚至皇帝的实权也不过如此。为了做一个忠臣、做一个成熟的臣子,曾国藩还是作好牺牲一部分利益来换取安定的政治局面的准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曾国藩最终将江西厘金财政大权让于了沈葆桢,但曾国藩拒绝了户部的协饷供应要求。

  这一放一保让世人看到,曾国藩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咬一口的,同时,朝廷的压制欲也得到满足。这其实为湘军的长存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曾国藩却非常有自知之明,他常常对自己的军将和属臣表示,功成名就之后定当退隐,这才是明智者所选。他在书信中说过,“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不凶于国而害于家,弟虽至愚岂不知远权避谤之道?惟舍弟引退之志更急于鄙人,此中先后之序,尚须妥商。”很明显,曾国藩不但自己想事后退隐,而且想让其弟和下属都放弃军权。也就是说,在国内动乱被平定后,曾国藩有裁撤湘军的计划。这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他明哲保身的理想,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权制度。

  曾国藩的政治眼光远得惊人,这也是他不参与权力斗争的出发点。但不卷入权力斗争并不意味着不考虑安身之策。而正是种种利益矛盾的产生与运筹决断的能力使曾国藩始终保持着洁身自安的境况。越残酷的斗争和镇压,越能让曾国藩和湘军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曾国藩实现了安身自立的政治抱负。

wWW.56Wen=cOm五 六 文 学 网

第9章 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不可冒进 (1)

  从前有一位思想家说过,嫉妒是人类最丑陋的东西。的确,在人们的生活中,嫉妒几乎被所有人认为是一个思想上的毒瘤。在工作中,只要我们被别人嫉妒,那工作环境就会变得非常沉闷。相互拆台、相互诋毁和相互暗斗都会阻碍正常的工作热情。就像曾国藩那样,工作成绩优异,声望与地位日隆,这很容易受到世人瞩目。由此而来的各种嫉妒也会产生。这一点曾国藩非常明了,并牺牲部分利益缓和矛盾。在处理嫉妒问题上,曾国藩高人一筹。他高超的运筹能力让今天无数职场新锐获得灵感。能够在有意无意之间巧妙地解决嫉妒问题,我们就成功了。

  在日本,一家大型管理公司有一个员工,名叫春上。他的工作能力非常突出,因而赢得了比别人高得多的荣誉和奖励。在他的部门里,有一位更资深的员工,看到春上表现优秀,大有取代他的趋向,而老板也常常在他面前褒扬春上。长此以往,老员工心生嫉恨,不停地向老板打小报告。此后,两人的关系非常紧张,而且公司员工也对春上产生了不满情绪,春上在公司里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威胁。

  有一天,老板在公司员工大会上宣布,公司要选拔一位副总经理。经过反复讨论,全体员工选出了春上和那位老员工两个人。老板见相持不下,于是宣布:“十天之后举行民主选举,票数多的就荣升为副总经理。”说完,大会就结束了。春上看了老员工一眼,然后走出会议厅。这些天,员工都对春上议论纷纷,春上感到压力巨大。他一贯认为,只要自己能有工作成绩一切就迎刃而解了。但现在,意外的心理斗争让他饱受其苦。他从前的认识被彻底否定了。于是,春上终日闷闷不乐,而且人际关系也显得十分紧张。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向励志专家求教。

  “专家先生,升职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但现在复杂的人际斗争让我力不从心。你说我该怎么应对呢?”春上将工作情况原原本本地介绍了一遍,然后说了这句话。那励志专家放下手中的笔,提了提眼镜,说:“朋友,那是因为别人对你产生了嫉妒心理。”专家等春上喝下一口水,又道:“你要想顺利升职,看来只有以毒攻毒了。”春上顿时一头雾水,但也很是惊奇:“什么方法?我能做到我就做。”专家先生在他耳朵旁低声说了许久。春上会心地点头:“好的,好的。”春上找到了顺利升职的办法。可是,他临别时依然困惑:“这方法行吗?感觉是在放弃啊!”那专家看着他:“相信我。升职了再来找我。”春上点点头就走了。

  第二天回到公司,春上向每一位同事宣布,他要退出竞选。当说到理由时,他一字一句地告诉大家:“我的对手能力和资历都在我之上,而且对手的综合素质超过了我们中间的每一位。我是知难而退。”同事们此时看到的春上好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春上了。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所有的员工都开始敬重春上,但春上依然表现得很谦逊,不停地在同事们面前赞扬他的对手,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溢美之词。

  几天之后,春上的人际马上好起来。他表现出的和顺、忍让和牺牲精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而此时,春上的对手虽然感到对手已经在气势上输给了自己,但却没有意识到人缘关系在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对手开始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不再像从前那样在公司里拼命地拉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选那天。

  竞选会议如期开始。春上首先作竞选讲话:“本来我是要退出竞选的。但老板还是召开了竞选大会,那我就做个电灯泡吧!”说完,那老员工也简单地演说了一下。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投票和记票工作全部结束。一个让春上兴奋的选举结果呈现在众人的面前:春上以绝对多数的支持票战胜了那老员工。春上激动得睁大双眼,牙齿紧紧咬住下嘴唇,表情夸张至极。那老员工满面汗珠,其心理斗争可想而知。最后,老板宣布春上大胜,他将成为这家大型管理公司的副总经理。此时,所有的同事都给了春上一个充满希望的惊叫。

  事后,春上拜访励志专家,向他询问为什么赞赏对手并宣布退出竞选反而能获得大选的全胜。那位专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因为对手嫉妒你,所以他才在同事中对你进行反面宣传战,使你的印象在群众中大打折扣。而当你盛赞对手,并宣布退出竞选时所有的员工都对你的对手产生嫉妒心理,所以根本不会支持他,更不想看到一个让自己产生嫉妒心理的人做他们的领导。

  听完这一席话之后,春上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嫉妒心理让自己的对手失败,同样又是利用嫉妒心理,自己战胜了对手。当你在工作中表现优异,那些和你在同一或更前的起跑线上出发的人往往会对你的工作成绩产生嫉妒,进而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所以说,工作能力越突出的人,越要擅长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所谓的“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