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
  • 《道光皇帝》自序

    金鼓犹鸣闻战鼓,  毒烟方禁起狼烟。  山河不是团龙衮,  巧手凭谁能补天?  ———引自富察·鹤年先生《清帝杂咏十二首之八·道光》  爱新觉罗·旻宁,初名绵宁,1782年生于北京......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一章 大难不死的皇孙 第一节

    蹿上桌案的波斯猫,被溶有剧毒的茶水弄得一命呜呼,却误打误撞地救了“候补皇帝”的圣驾。难道是上苍有意安排那白毛畜生代绵宁饮鸩一死,好让他成为统御华夏三十年的第八代大清天子?……都说大难不死必有齐天洪福,而这位幸免于难的未来道光皇帝,给大清子民带来的究竟是祸是殃还是福?……&emsp......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一章 大难不死的皇孙 第二节

    且说乾隆正在盛京祭奠先祖。京城忽有驿使来报:“嘉郡王妃产下一子。”乾隆闻报,喜不自胜,立即传旨,起驾还京。这一日乾隆帝大队人马进了京城。老皇帝只想早一眼看到皇孙,不顾一路劳乏,立即摆驾嘉郡王府。  嘉郡王接了家人禀报,带着总管勒成等人到府门前接驾。嘉郡王跪倒在......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一章 大难不死的皇孙 第三节

    原来,那上书房总师傅刘镛天没亮就准备去上书房。突然刘镛岳父府上来人报其岳父病重,昏迷中呼唤着女儿女婿的名字要见上一面,刘夫人一边啼哭一边催刘镛快去。刘镛无奈,只得赶去宫中向皇上告假。哪知找遍后宫也没见着皇上的影子。刘镛心想大清正值太平盛世,朝事也少,老皇上也许在宫里闷得慌,微服出......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一章 大难不死的皇孙 第四节

    三人回到大厅。马戛尔尼接着说道:“我们此次来给贵国皇帝祝贺八十大寿,目的是增进两国的友谊和相互间的理解,共同发展,这无损贵国任何利益,却可以更好地促进贵国的发展。可是贵国的某些做法却令人难以理解。前天,我向贵国大学士和珅建议在京城表演我们的新发明气球载入升空。和珅竟态度冷漠,未置......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二章 难舍难留一段情 第一节

    红菱姑娘那半推半就的举动,反倒撩起了绵宁的一片春情,少女时隐时现的体香,让这位金枝玉叶浑然忘却了自己的贵胄身份,更不去顾忌身下的玉体原来就是大清朝视为洪水猛兽的白莲教“妖女”……那相貌酷似绵宁的少年,直到鲜血沥尽的一刻,口中仍怒骂清狗不已。而绵宁却充耳不闻,只是紧握着少年的碧玉扇......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二章 难舍难留一段情 第二节

    这时,大铁门外出现两点灯光,一个狱卒叫道:“都快起来,注意有人来了。”几个狱卒慌忙站起来,脸贴着大铁门喊道:“站住,干什么的?”  没有人应声,两点灯光继续向大门移动。守门狱卒不由紧张起来,一个个钢刀出鞘,并故意大声吆喝着,通知埋伏在柴草下的枪兵做好准备。那些......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二章 难舍难留一段情 第三节

    第二日黄昏时分,刘宏武果然带着几个清兵赶着三辆大车来到义军山寨,义军打开一看都是崭新的八旗军服。刘宏武来向绵宁复命,绵宁问道:“刘侍卫,事情办妥?”刘宏武会意点头道:“回二阿哥,事情都已办妥。”这时林清陪着红菱来到绵宁跟前,林清微微笑道:“二皇子,明日依计而行吧。”绵宁面带笑容道......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二章 难舍难留一段情 第四节

    一天,那燕妃忽然觉得头晕,接着又呕吐起来,忙命一名宫女去请御医,御医来到,给她诊了一会脉,惊喜道:“贵妃娘娘不是病,是喜胎。”燕妃一听,心中狂喜,想不到嘉庆皇帝竟能在自己身上留下龙种,该着有此福分,忙叫宫女:“快去奏明皇上。”  嘉庆帝正在养心殿批阅奏章,太监......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三章 热河行宫中的鬼影 第一节

    一文白绫,送走了红菱姑娘的香魂,也彻底割断了绵宁在红山与美人之间的最后一丝犹疑。在伴驾前往热河行宫的路上,他已经把红菱忘得一干二净,心中想的,只是怎样早一天把御辇中的那个人送上西天……父皇临死前那恐怖的叫声,与电闪雷鸣交织在一起,任谁听了也只会毛骨悚然,而对于绵宁来说,却不啻于世......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三章 热河行宫中的鬼影 第二节

     一阵颠凤倒驾、莺狂燕浪,两人得到了情欲的满足,疲倦仰卧在床上。过了一会儿,燕妃推了推禧恩,道:“你快回去吧,免得被人怀疑。”禧恩嘻皮笑脸地道:“还早呢,我还没和姐姐亲热够呢。”燕妃忽地坐起来,虎着脸道:“要是被人发现,就坏了大事。”禧恩看她生气,只得匆匆穿上衣服,下了......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三章 热河行宫中的鬼影 第三节

    绵宁看完,冲出屋去失魂丧魄般大叫:“菱妹,菱妹!”满院子挨门飞跑。当跑进后厅门口时,忽然看见那梁下一条丝绫吊着一个女子,绵宁大叫一声:  “菱妹!”  几步冲到屋里,抽出短刀,纵身一跃,斩断白绫。女子跌落下来。绵宁紧紧抱住红菱尸首,放声痛哭......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三章 热河行宫中的鬼影 第四节

    刘宏武正等得心急,绵宁走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往书案上一放,坐在床榻上,上下打量着刘宏武,刘宏武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赶紧低下头来,不解地道:  “王爷老是看奴才干什么?”  绵宁笑道:“难道刘侍卫是女子,还怕本王看吗?”笑了一会......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四章 绣闱春色与边塞狼烟 第一节

     暖玉在抱,温香满怀,绮女那吹弹得破的粉肤,那令人欲死欲仙的媚态,使新登基的道光皇帝由衷慨叹:“先帝真是眼力超凡!这小小的女嫔便如此出类拔萃,那后宫佳丽们更不知该何等的胡天胡帝呢!”……衣冠不整的大清天子,被八百里快马邸报从春梦中惊醒,新疆回民不堪奴役,树起了反帜,刀光......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四章 绣闱春色与边塞狼烟 第二节

    但是,随着浩罕汗国形势的变化,这种实际的约束越来越有名无实。一方面,浩罕汗国利用清朝为其提供的种种贸易优惠条件,加强了自身的实力,特别是爱玛尔继承汗位,国势日见强盛,其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南疆的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一带,并且图谋进一步扩张到整个南疆。另一个方面,当时的英吉利已在印......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四章 绣闱春色与边塞狼烟 第三节

    “伊犁将军庆祥接旨——”乱哄哄的嘈杂声将这喊声淹没,很少有人注意。  庆祥一下子从迷糊中惊醒,酒劲也一去大半,立即挥手叫舞女退下,急忙走下台,晃晃摇摇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命伊犁将军庆祥速去南疆处理张格尔叛乱......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四章 绣闱春色与边塞狼烟 第四节

     第二天,庆祥私下会见了斌静。  “庆大人,昨晚休息好吧?”  “哈哈,好、好,挺有味的,不过——”  “还不尽兴?不尽兴继续嘛?”  “听说还有更有味的?”  “庆大人......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五章 好一朵芙蓉花 第一节

    烟尘未靖,强敌未灭,奉旨平乱的伊犁将军庆祥却匆匆回府,只是为了去同新姨太太倒凤颠驾……号称回疆芙蓉花的姨太太玛达娅,耐不得空房寂寥,与精壮的下人大偷其情,却被庆祥逮了个正着……芙蓉花贝齿咬碎,气呼呼地投奔了叛军,那曾经为伊犁将军宽衣解带的玉手,这回,打开的却是大清边疆重镇的城门…......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五章 好一朵芙蓉花 第二节

    正这时,快马来报,喀什噶尔被大队叛军包围,正处于万分危机中,城池有被攻破的危险,命他火速撤兵救城。  舒尔哈善心中明白,此时的喀什噶尔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各路人马均调遣到城外各地埋伏去了。看来张格尔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来归降,暗中派来大队人马绕过埋伏地......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五章 好一朵芙蓉花 第三节

    帕米尔高原的夏夜是美丽的,蓝蓝的天幕上缀满了星星,一个个调皮的星星眨着眼睛,窥视着这高原上密密麻麻的帐篷,偷听着帐篷里多情的人儿的悄悄话。  “苏兰,这几年你跟着阿爸受苦了,阿爸对不住你。”  “老爷,你别这么说,这是兰儿应该做的。”&em......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五章 好一朵芙蓉花 第四节

    果然,一会儿张格尔从昏睡中醒来,讲起梦中的事和喇嘛所言相同,并告诉众人,清兵正在喀什噶尔外抢掠回部财物,先祖让他火速带兵前去剿灭清兵。  众人一致赞同,张格尔和伊萨伯克及各部头领率兵向喀什噶尔进军。  原来张格尔又暗中让几名亲兵装扮成清兵的......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六章 何时了却君王天下事 第一节

    用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换回铁嘴相士一番吉言利语,道光的忧虑总算是下去了一半,剩下的,就看八旗将士如何东讨西征去救平祸乱了……在午门城楼上,道光俯视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叛酋张格尔,心头不禁升起一丝自得:“朕的文治武功,比康熙乾隆两位先帝也未必差得了多少!看起来,大清中兴的重任,还非朕......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六章 何时了却君王天下事 第二节

    穆彰阿走后,道光帝又将长龄的奏折反复看过,心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长龄坚持己见,对此我也没有办法,战场上如有失误他便推向我,认为我战略不对。现在我权且尊重前线军事指挥机构意见,也让臣下知道我是能够接受下属见解的,一旦战场上有所失策,我再好好整治这些自以为是的朝臣。&emsp......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六章 何时了却君王天下事 第三节

    张格尔在喀什噶尔称王后,兵分三路,四处出击攻下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等地,势力控制了整个南疆。  终于打回了老家,雪洗了父辈祖辈的耻辱,恢复了先祖的光荣。张格尔举行喀什噶尔人城仪式的时候,他哭了,说不清是喜悦,还是伤心,抑或多年域外奔波的辛酸今天得以清洗。&e......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六章 何时了却君王天下事 第四节

    想到这里,便急忙进宫面见皇上,把惇亲王准备欺瞒皇上之事奏给道光。  “启奏皇上,惇亲王对福晋管教不严,以下犯上,误走神武中门,即使无僭越王权之心,但有触犯礼制之实。惇亲王不思悔过,反而强辞夺理,四处宣说,福晋所走是神武东门,为自己开脱罪状。此事不可不严究!”&......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七章 打补丁的龙袍与告官的民女 第一节

    在某一次朝会上,大臣们突然发现,万岁爷的龙袍居然缀上了补丁!“今上尚俭”,这是多么重要的信息!一时间,群臣效仿,旧衣铺的买卖顿时火得一塌糊涂……假模假式的满朝破衣烂衫,并没能让大清吏治起死回生,倒是大眼睛民女的一曲悲腔,掀翻了四十多副顶戴花翎……  张格尔叛乱......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七章 打补丁的龙袍与告官的民女 第二节

    第二天赵武先变卖部分家产,雇了辆马车和一名车夫,公媳二人离开家门,直奔京师。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自不必说。  转眼半月过去,这一天终于到了北京。马车进了城门。素娟往街上一看,这京师之地,天子脚下,果然非一般州县可比。光是大街就宽广得多,街上的行人却是拥挤......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七章 打补丁的龙袍与告官的民女 第三节

    第二天,果然有两名作来给赵武先验尸。  第三天,素娼天不亮就在衙门外等候升堂,辰时刚到,吉泰果然升堂。素娟跪伏堂前。  “林素娟,”吉泰清清嗓子威严地说道。“你状告兵部尚书容安害死你夫,唆使下人枪杀你公爹一案,本部已派人查明,容安跟赵明飞素......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七章 打补丁的龙袍与告官的民女 第四节

    道光皇帝登基以后,很想有所作为,便颁布一道谕旨,告诫天下臣民:创业非易,守业维艰,要保住大清的家业江山,就要永守淳朴家风。道光倡行节俭,先从自身做起,裁仪仗。省车从,降低膳食标准。一向善于揣摸皇上心思的曹学士立即把自己乘坐的八人大轿换成一辆破旧的驴车,并令贴身家人兼了厨子和车夫的......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八章 拾不起的烂摊子 第一节

    道光有心效仿当年三下江南的乾隆,微服察访以饬吏治。只可惜,他面对的却是一副拾不起的烂摊子……开朝既已不堪入耳,内廷更是令人糟心。娘娘们醋海兴波,皇太后觅死寻活,老丈人涉嫌重案,心上人冷颜相向,弄得雄心万丈的道光,只好向福寿膏求助,成了大清国地位最高的“瘾君子”…… &e......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八章 拾不起的烂摊子 第二节

    紫禁城翊坤宫内哭声一片,一群身穿孝服的妃嫔们围着一大一小两只梓棺呼天抢地,哀哀痛哭。  哭声最大的是全妃,她边哭边诉:“诠儿啊,皇后姐姐呀,你们这样去了,让俺多难过啊,老天爷睁眼看看啊,好人不长寿啊。”哭得一旁的太监、宫女也不停地抽泣抹泪。刚满两周岁的小奕泞由......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八章 拾不起的烂摊子 第三节

    全妃刚送走燕太妃,一名宫女急匆匆跑进翊坤宫叫道:“全妃娘娘。”  全妃闻声出来,一把将她拉到卧室。  “全妃娘娘,不好了,皇上要立静妃为皇后。”宫女匆匆说了一遍。  “果然让这个骚蹄子抢了先!”全妃气得骂道,旋即镇定下来......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八章 拾不起的烂摊子 第四节

    那天,赵明飞被总管苟肯骗到容安府上,容安亲自将他迎入大厅,并命人摆上丰盛的筵席请赵明飞入座。席筵上容安亲口许诺内定赵明飞为今科武状元,并同其子庆廉一起频频劝酒,赵明飞以为是尚书大人器重自己,盛情难却,只好一杯一杯地喝下去,终于喝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  等他清醒......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九章 毒焰笼罩了大清 第一节

     一手握着烟枪吞云吐雾,一手提着朱笔草诏禁烟,这就是被称为“禁烟天子”的道光皇帝……往日骁勇善战的八旗健儿,如今一个个形销骨立、不堪一击;应试举子夹带进场的首选物品,也由供其作弊的文稿,一变而成可以“提神醒脑”的大烟土了。鸦片的毒焰,正笼罩着整个大清…… &e......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九章 毒焰笼罩了大清 第二节

    关于广东提督被发配,那是1832年的事,两广总督李鸿宾的部队在广东镇压瑶民起义的战争中连连惨遭失败。后来据说是因为官军由于雨天鸦片烟管点不着造成了士气不振,以致在出动攻击时鼓不起一点点的虚勇而致。道光皇帝闻讯大为震怒,遂将负有严重失察责任的鸿宾放逐乌鲁木齐,广东提督刘荣庆则发配伊......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九章 毒焰笼罩了大清 第三节

    勤政殿里,道光皇帝已高高地端坐在龙榻之上了,面部俨然,身着绣有大幡金龙的皇袍、脚蹬白底高帮绣着花纹的步云靴,两排朝臣进了勤政殿,双膝一屈,朝道光皇帝三叩九拜,道光皇帝缓缓地说:“众卿平身。”众臣高呼:“谢皇上。”然后转身退到勤政殿的两侧。  礼仪完毕,道光皇帝......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九章 毒焰笼罩了大清 第四节

    广东在大清王朝的东南,广州则又在广东的东南位置上,由于广州历来就是重镇所在,因此大清朝的道光年间两广总督的府第即于此地。而在广州城北的越秀山,就是清代著名的书院学海堂了。学海堂不只位置颇佳,风景秀丽,而且由于是道光初年两广总督阮元所建,从而成为广东一省的重要学术要地,聚集朝野内外......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章 谁挽狂澜于既倒 第一节

     鸦片祸国的阴影,在道光心头挥之不去,令他面对玉体横陈的俏丽佳人也觉索然无味,大清天子的“雄风”竞难觅踪影……临危受命的林则徐,虽然得到了紫禁城驰马这破天荒的恩宠,心头却异常沉重,千里之外的广州城里,会是怎样的难题在等待着他……  角力比赛结束后,与......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章 谁挽狂澜于既倒 第二节

    皇太后平日很少去过问朝政之事,太后从小受儒家影响较重,深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直都认为评论朝政,那些都是男子所问的事,女子不可介入。故而对近些日子里所发生的一些事还不知道。  而现在皇太后这么一问,就连道光也感到惊奇了,他哪里想到皇太后不过是随便问问,正文还在后......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章 谁挽狂澜于既倒 第三节

    今日一早,黄爵滋因送喜兰姑娘,故此招来吴子序二人前来寻他。喜兰姑娘也是他打抱不平时所结识的。一日黄爵滋刚从宣南诗社出来,路过街头,见有几个地痞无赖正在欺侮一位异地来城寻亲的姑娘。黄爵滋就救了那姑娘,并帮她寻亲。谁知亲戚已经搬走了,且她也没了盘缠,无奈只得在京城盘桓几日,黄爵滋就暂......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章 谁挽狂澜于既倒 第四节

    然而回音却并不美妙。  在二十多件复奏中,明确赞成黄爵滋提议的只有四件。  望着许多封疆大吏们的反对意见,道光又怎能平静下来呢?面对这样一些迟疑、吃惊甚至恐惧的面孔,他又如何取舍呢?  对黄爵滋也不可避免地要字斟句酌一番......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一章 大刀阔斧与投鼠忌器 第一节

    钦差大臣林则徐南下广州,大刀阔斧厉行禁烟,消息传到京城,道光皇帝暗暗点头称是……庄亲王磕头如捣蒜,可怜巴巴地哀求皇上高抬贵手,道光投鼠忌器,望着自己吸毒成瘾的亲侄子,竟不知该如何处置……  道光十九年三月初,林则徐带着几名跟从已经接近梅岭,离广东广州城只有几日......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一章 大刀阔斧与投鼠忌器 第二节

    太后既然这样说了,那还有什么好顾忌的,于是听了以后都很高兴,纷纷向皇太后称谢。  道光看到太后如此高兴,便提议说:“即然太后如此高兴,儿认为不如我等做晚辈的各做寿颂十章可好?”  皇后向来冰雪聪明,诗词歌赋,无一不能,这会子见道光提议,当然......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一章 大刀阔斧与投鼠忌器 第三节

    轰隆——轰隆——十九响礼炮响过,在锣鼓喧天声中,邓廷桢、关天培领文武大臣迎了上去。  林则徐上岸后,仁立观看,一眼就可辨出那走在文武官员前面的人正是两广总督邓廷桢,他也急忙迈开步子走上前去。两人互相行礼寒暄后,林则徐将皇上圣旨供在香案上,率领从人三拜九叩。拜完......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一章 大刀阔斧与投鼠忌器 第四节

    “在前几日大人未到这儿之前,卑职在两广总督衙门的临街墙壁上揭下这样一份传单,大人请看。”说着就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给林则徐。  林则徐看完以后,心里大吃一惊。难道真有此事?想不到邓廷桢之子也与此有染,如果真是如此,那事情可就难办了。在广东之地还有许多地方要仰仗他......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二章 虎门,历史永远记住你 第一节

    广州十三行之首的伍浩官,串通洋人,妄图丢卒保车蒙混过关,林则徐拍案震怒:“推出去,斩!”……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滚滚的浓烟直冲云霄,将近两万箱鸦片在虎门化为灰烬……  道光皇帝在京城严惩王公大臣的同时,林则徐在广东也在为海口事件忙碌着。有了邓廷桢的支持,林则徐......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二章 虎门,历史永远记住你 第二节

    自从上次林则徐派伍浩官传达谕帖后,十三行街的洋商们一直没有交出鸦片的意思。伍浩官回报林则徐时,竟听说那些洋商们把他这位钦差的决定视同儿戏,组织了一个由英国商人威特摩尔任主席的商会会议,成立专门的什么会来考虑局势并尽早向商会报告,然后由商会决定如何答复中国钦差。其结果是以二十五票对......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二章 虎门,历史永远记住你 第三节

    两人相视一愣,继而齐声大笑起来。  “林老弟,今天怎么偷偷摸摸地来了?”邓廷桢开玩笑地说。  林则徐不大好意思地说:“抱歉,抱歉,小弟本想和邓兄开个小玩笑,不想邓兄识破了,惭愧惭愧。”  邓廷桢握住林则徐的手,把他让进房......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二章 虎门,历史永远记住你 第四节

     义律和威特摩尔当然会意,在颠地离开后,却依然该如何说还如何说。  林则徐那方面竟没有为难义律,威特摩尔反而觉得不正常了。  义律没来之前,虽没有亲身领教林则徐那强硬的态度,却也是知道的。伍浩官不就是一个明摆的例子吗?林则徐命他前......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三章 坚船利炮撞国门 第一节

     道光还沉浸在禁烟胜利的喜悦中,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却已撞向了大清的国门……停泊在京城几百里之外的英国战舰,令道光好生为难,沉吟再三,他终于下旨:“林则徐办事不善,着别部严加议处……”  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乘着官轿缓缓地朝皇宫的方向赶去。穆彰阿稳稳地坐在......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三章 坚船利炮撞国门 第二节

    正在这时,参将李大钢跑了进来。  “林大人,关大人和那些洋鬼子们在穿鼻洋上打起来了。”  自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义律的处境一直不妙。  义律知道自己能坐上这个驻华商务监督的位子,实为不易。  为了为英......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三章 坚船利炮撞国门 第三节

    王鼎应招进了皇宫,整了整衣冠,走上雕栏白石台阶,雕栏外池水早已封冻,光滑润结的冰如同一面镜子,雪后初晴的阳光照射下来,池中的冰反射过来,令人目眩。干枯的柳枝在寒冷的空气中懒得扭动,枝叉上的白雪还未消融,饱尝着和煦的阳光。  王鼎来到养心殿,从另一条石径上走来两......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三章 坚船利炮撞国门 第四节

     道光还沉浸在禁烟胜利的喜悦中,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却已撞向了大清的国门……停泊在京城几百里之外的英国战舰,令道光好生为难,沉吟再三,他终于下旨:“林则徐办事不善,着别部严加议处……”  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乘着官轿缓缓地朝皇宫的方向赶去。穆彰阿稳稳地坐在......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四章 恨无补天手 第一节

     关天培形同疯虎,挥舞大刀狂斩登岸的英军,他身旁,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大清将士的浴血奋战,并未能阻止侵略者的步伐,一座座沿海城镇相继陷入英夷之手。道光老泪横流,仰天长叹:天哪!难道你再也不来估护我大清了么……  义律、伯麦、小马礼逊等人正在密谋侵略......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四章 恨无补天手 第二节

    在轰轰雷鸣声中,清兵的八门大炮炮身红热炸裂。  到了下午,英军东边的分队以“加略普”号打头,“威里士厘”号、“萨马兰”号、“摩底士底”号紧随其后,停在北横担岛的右侧排成一字形,以两边舷炮分别向北横担炮台和巩固炮台长防御阵地同时开炮。  守卫......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四章 恨无补天手 第三节

    道光派钦差大臣来广东处理军务,虽然把林则徐革了职,却还有待用之机,虽然明令让琦善调查林则徐禁烟失职,而事实并没有让他那样做,只不过做做样子给英军看罢了,主要还是让琦善处理军务。琦善也曾派人来征询林则徐的主意,结果琦善却令他失望,竟然私下和英人订了什么条约,此事使林则徐又气又恼,大......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四章 恨无补天手 第四节

     义律正想着,那一行人已进了大厅,秘书小马礼逊把那个秃胖子带到义律的面前,介绍着:  “义律先生,这位就是新来的……璞鼎查先生。”  义律的脾气暴躁,人人知道,小马礼逊在介绍两人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否则得罪他们中任何一位都不好办。&......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一节

    外患未平,内忧又生,就连后宫也接二连三地闹起了乱子。道光冥思苦想,终于醒悟:这一切祸殃,怕不是由于多年前朕丢失了镇朝宝珠才引起的吧……密殿受命的新科探花曾国藩,是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从一个当时叫兰儿后来叫慈禧的女孩儿手里骗回了宝珠。可是,一颗小小的珠儿当真能让大清国起死回生么……......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二节

    总管内务府大臣裕诚和礼部尚书奎照被惠亲王绵愉召到翊坤宫,商讨如何拟定文书,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同时颁诏天下,皇后驾令万民祭孝。这等文告非同小可,措辞用语必须极为得体,稍有不慎,触怒皇上,轻则罢官,重则丢了身家性命,乃至全家受连。这是件出力却又很难讨好之事,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三节

    静妃见老佛爷不再说话,自己所说内容已引起老佛爷的思考,又向孝和太后靠近一点说:  “大阿哥去世后不久,那孝慎皇后也随之死去,当时大家都认为慎皇后是痛失大阿哥心志迷乱,发狂而死。现在看来,那时的看法完全是错误的。”  “难道也与那全妃有关?”......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四节

    送走皇上,奎照等人急忙将皇上看过的试卷拿回来,一看,原来他们几人制定的名次顺序没动,仅有一份试卷从第八名被皇上摆到最上面,也就是第一名的位置。众人十分疑惑,难道皇上看中这份试卷,想点他为头名状元不成?看这人姓名是湖南考生,叫曾国藩。他们几人又将这份试卷仔细阅读一遍,并无什么新鲜论......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一节

    道光死也不肯相信,他竟成了大清国第一个割地天子!百年国耻,当真要白他亲手开启肇端么……香港被红毛鬼子占去了,大清版图再也不会完整了,虽然河北的皇陵还在金壁辉煌地恭候着道光,可他将用怎样的脸面,去同列祖列宗相见于九泉呢?六十九岁的道光,就这样走完了他无奈的一生…… &em......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二节

    他想到了死,以死上谏皇上,让皇上觉醒,用死来尽忠圣上,报答皇上的恩典,也以死回答友人的知遇之情。  紫禁城养心殿  道光一个人独坐在御案前,面对王鼎的奏折,心却像这窗外的雨夜。近处阴雨沙沙,远处,沉闷的雷声在滚动着,不时有犀利的闪电撕裂这沉......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三节

    第二天早晨,老家人王安早早起来打扫庭院,不见老爷起床,觉得不对劲。老爷一向早晨起得很早,今天太阳已是老高,还不见老爷起床,急忙去书房喊。轻轻一推门,吓得转身就跑,边跑边喊:“来人哪,老爷悬梁自尽了!”  全家闻声赶来,见王鼎悬梁自尽已多时,尸体已僵硬。这是18......  阅读全文>>
  • 《道光皇帝》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四节

    鸡笼台湾府衙门客厅,闽浙总督怡良和台湾知府熊一本正争执不休。  “总督大人,皇上不庇护达洪阿和姚莹,身为父母官,说句公道话总是可以的吧?”  “一本,你要明白我的难处!洋人追通甚紧,此事不可拖延,惹恼英国红毛,皇上都担当不起,更何况你我?”......  阅读全文>>

本栏推荐